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級有關單位:
今年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十四五”規劃實施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做好經濟工作意義十分重大。一季度是全年經濟的風向標,開年經濟形勢對社會預期、市場信心乃至全年經濟走勢都具有重要影響。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省州“兩會”及州委九屆三次全會、全州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會議精神,加快推進縣委、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各項部署細化落實,深入抓好系列穩增長政策措施落地見效,突出抓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確保一季度開好局、起好步,為全年經濟穩進提質打下堅實基礎。經縣人民政府同意,現就一季度重點工作通知如下:
一、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嚴格落實疫情防控“乙類乙管”各項措施,做好縣定點醫院發熱門診規范運行管理,各鄉鎮發熱診室“應開盡開”。配齊配強縣定點醫院重癥救治醫務專班、設備、床位等,組建縣級重癥專家組,強化培訓,開展會診,指導培訓好各鄉鎮對重癥的識別和轉運能力,切實提高農村地區疫情應急處置能力。加強鄉村醫生考核管理,提高鄉村一體化服務能力。持續做好交通物流保通保暢工作。(縣級有關部門和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按照職能職責分別負責)
二、著力抓好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見效
深入貫徹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聚焦穩經濟、增動能、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在壯大資源經濟、口岸經濟、園區經濟上重點發力,推動任務落實、項目落地、責任落到位。加強經濟運行調度,緊盯重點指標、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堅持以旬保月、以月保季,推動經濟發展穩中求進、進中提質。加大金融對需求和供給體系的支持力度,力爭一季度全縣金融機構貸款余額增速同比增長10%。著力加強宣傳引導,有力改善社會預期,提振市場信心,力爭一季度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2%以上,其他各項經濟指標穩中向好,為完成全年目標打下堅實基礎。(縣級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按照職能職責分別負責)
三、全力以赴擴大內需
(一)持續擴大有效投資
圍繞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產業投資占比、民間投資占比和招商引資項目入庫率、重大產業項目入庫率等5個方面重要指標,全力推動投資擴量提質。重點抓實水利投資、綜合交通投資、能源以外工業投資、農業投資、旅游業投資、數字經濟投資、能源投資及教育、衛生等社會領域投資和其他投資,盡快確定全縣2023年度重大項目清單,充分挖掘潛力,強化項目調度指導,把項目逐一分級到崗到人到節點,確保每天有工作量、每周有進展、每月有成效。力爭一季度完成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23億元。(縣發展改革局、縣工業信息和科技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文化和旅游局、縣交通運輸局、縣水務局、縣教育體育局、縣衛生健康局、州生態環境局賓川分局、縣住房城鄉建設局、縣民政局、縣林草局、縣能源局、州海稍水庫建管局、縣新能源光伏項目建設指揮部辦公室、縣水投集團、各鄉鎮人民政府按照職能職責分別負責)
各要素保障部門要加強要素保障,切實解決用地、用能、環評等突出問題,加速項目前期工作,有效保障一季度新開工一批重點項目。千方百計落實項目建設資金,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加快投資計劃下達和執行進度;做好2023年第一批次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完善投資運行和重大項目調度機制,持續做好預算內項目、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省州級重大項目“三張清單”月調度工作,強化資金安排、評估督導、績效評價、結果應用協同聯動,推動重點項目加快建設。鼓勵和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建設。(縣級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按照職能職責分別負責)
(二)著力促進消費恢復
一是圍繞引爆市場,加強宣傳營銷推廣。借助“大理文旅”“今日賓川”等平臺,積極宣傳推廣賓川文旅產業,以平臺促宣傳、以宣傳促消費。持續豐富徐霞客游線“特殊紀念地”、雞足山、楊柳村烏龍壩高山草甸、洗心橋“最佳愛情表白地”等新的文旅IP內涵,形成引爆點實現快速引流。二是加快旅游產品研發,推出旅游精品路線。配齊配強“吃住行游購娛”等旅游要素功能,培育一批“旅游+文化、高原特色農業、工業、體育、生態”新業態。三是繼續加大旅游市場安全監管。扎實推進旅游市場秩序“治亂清源”八個專項整治行動,對“不合理低價游”、強迫或變相強迫消費等違法違規行為,依法依規從嚴從重處理,切實維護游客的合法權益,暢通旅游投訴渠道,完善涉旅輿情快速辦理工作機制,提升旅游服務質量和游客滿意度。四是抓好旅游消費復蘇向好契機,與省州和鄉鎮、部門聯動,幫助企業積極爭取消費信貸,支持新能源汽車等消費,重點組織66戶限額以上企業和個體戶廣泛開展各類促消費活動,繼續參加省州組織“彩云”系列消費券發放活動,持續鞏固消費回暖,充分發展消費對全縣經濟社會的拉動作用,力爭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10%。(縣文化和旅游局、縣商務局、縣教育體育局按照職能職責分別負責)
四、全力推動產業強縣建設
(一)做大綠色能源產業。一是抓實7個在建光伏項目建設,確保如期并網,積極推進新能源項目建設和新一輪項目申報、指標爭取工作。加快推進州城鎮110KV變電站項目建設,做好大營周邊220KV和力角周邊110KV兩座變電站的選址和踏勘論證,盡快促成項目落地,使我縣在建及新建光伏項目與全州送出配套并網工程規劃快速有效銜接。二是積極穩妥有序推進電力行業發展,深化電力體制改革,進一步擴大電力市場化交易規模,降低企業用電成本,力爭一季度完成交易電量0.2億千瓦時以上,有序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三是持續推進天然氣管網互聯互通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市場推廣應用力度,擴大天然氣有效利用。四是加強安全監管,確保實現所屬能源領域全年安全生產“零事故”目標。同時,加強發電企業紓困服務,強化經濟運行監測,力爭能源工業增加值同比實現增長。(縣發展改革局、縣能源局、賓川供電局按照職能職責分別負責)
(二)著力鞏固提升優勢產業。一是做強綠色農業。緊盯打造“世界一流水果之鄉”綠色農業產業體系,發展壯大以葡萄、柑桔“兩果”為代表的特色水果和蔬菜、生豬、奶牛、核桃、煙葉、咖啡等鄉村綠色農業。從優化品種結構、規?;N植、標準化生產、集約化經營、品牌化營銷上著力,持續實施省“一縣一業”示范建設,力爭一季度農業總產值達18.4億元。二是做精綠色建材產業。以白果箐年產400萬噸砂石骨料生產線、寶豐寺年產120萬噸活性氧化鈣生產線項目建設為抓手,做大水泥、活性氧化鈣等非金屬礦采選和制造及裝配式建材等綠色建材產業。力爭一季度實現綠色建材產業工業產值7億元。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鼓勵各類建筑使用綠色建材,堅決遏制“兩高一低”項目盲目發展。推動建筑業平穩健康發展。認真落實《賓川縣建筑業優質企業培育梯度管理辦法(試行)》,建立縣級優質企業培育梯度庫,鼓勵推薦企業申報優質企業培育梯度庫,推動建筑企業市場主體持續倍增,力爭2023年一季度建筑業總產值增20%。三是做好綠色工業。以明陽風電風機葉片項目、深圳禾望(二期)和株洲中車時代智慧能源裝備項目為基礎,做強風電設備、光伏組件生產等裝備制造產業;以賓川云福農副產品加工有限公司、賓川縣賓杰農副產品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為依托,大力發展以水果、蔬菜、咖啡、天竺葵、野生菌等為主的農副產品、飲料、酒加工、香料香精提煉及包裝物生產等特色農產品(食品)加工制造業。力爭一季度實現工業產值23.25億元以上。四是做優文旅產業轉型。搶抓大理旅游復蘇的重大機遇,策劃包裝海稍水庫及周邊農文旅融合發展示范景區建設項目,培育發展萬畝柑桔園采摘體驗旅游新業態。圍繞海稍魚、雞足山素食、僑鄉特色餐飲等打響“賓川味道”品牌。推進雞足山景區、洗心橋最佳愛情表白地和楊柳村—烏龍壩高山草甸等旅拍和鄉村旅游,推動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縣農業農村局、縣工業信息和科技局、縣住房城鄉建設局、縣文化和旅游局等縣級相關部門按照職能職責分別負責)
(三)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做大做強資源經濟,通過強化資本、知識、技術、資源等要素的集聚能力,吸引關聯企業進入園區,建立產業基地,培育和扶持一批各具特色的工業企業。圍繞生物制藥、現代中藥、健康產品等領域,充分挖掘縣域中藥材種質資源優勢,強化項目包裝和招商引資工作,加大以附子、重樓、紅花、續斷、木香等中藥材主打品種的種植推廣和中藥飲片加工,大力打造“賓川附子”“賓川重樓”道地藥材品牌,為培育壯大生物制藥新興產業奠定堅實基礎。加大生物醫藥新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力度,組織企業向省科技廳、省工信廳申報生物醫藥領域專項項目,力爭1—2戶中藥材深加工企業落戶賓川,著力培育中藥材加工龍頭企業。(縣工業信息和科技局負責)
(四)加快服務業優質高效發展。深挖旅游資源文化內涵,提升文化品位,增加文化附加值,豐富多元化、體驗式、參與性的文旅產品供給。立足地方特色,發揮資源優勢,加強雞足山冷菌、韭菜腌菜、朱苦拉咖啡等美食向旅游商品轉化,在設計研發、加工制作、包裝策劃等領域大膽創新,開發一批獨特新穎、為廣大游客喜愛的旅游商品。提升鄉村游品質。依托已建成的非遺傳習所開展非遺研學、體驗活動,串聯大營鎮排營泥塑、萂村剪紙和魯班鎖、寶豐寺火草布制作及雞足山沙址彩繪、洞經音樂等非遺項目,推出大營萂村至雞足山沙址非遺主題精品旅游線路。圍繞民宿客棧規范化、特色化、規?;?、品牌化發展目標,加強民宿客棧的提質改造。依托我縣農業產業優勢,逐步推進農業莊園、田園綜合體建設,培育發展萬畝柑桔園等一批觀光采摘體驗旅游新業態,助推農文旅融合縱深發展。大力發展冷鏈物流、智慧物流,加快“EPC+O”冷鏈物流智慧園區項目建設,確保項目盡快實質開工。力爭一季度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9.5%。(縣發展改革局、縣工業信息和科技局、縣文化和旅游局、縣農業農村局、縣商務局、縣水投集團按照職能職責分別負責)
(五)全力發展園區經濟。一是積極推進園區規劃、環評報告編制。完成園區規劃、規劃環評報告書編制和報審,進一步推進化工園區“兩規劃、三報告”編制。二是加強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梳理儲備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積極推進項目建設前期工作,加大預算內資金爭取力度;積極推進園區基礎設施建設(一期)項目專項債券項目爭取工作。三是推進園區項目建設。抓實在建項目建設協調工作,配合做好賓川高原特色農產品加工基地(一期)項目建設,推進開新糧油日產150噸大米生產線、大理云臻農業10萬噸柑桔智能化分級包裝及冷鏈物流中心建設項目、大理禾望電氣有限公司年產20GW光伏逆變器建成投產。扎實做好前期協調服務工作,推進大理云瑞礦業有限公司年產120萬噸節能環保型石灰窯生產線及氧化鈣深加工生產線建設項目、賓川大道礦業有限公司年產400萬噸砂石骨料生產線建設項目、株洲中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年產20GW智慧能源裝備項目年內啟動建設。做好項目謀劃,提高項目庫質量,積極做好招商引資項目引進工作。四是進一步強化園區管理。建立園區企業臺賬、園區統計監測制度,依法依規開展園區各項指標收集、整理和上報工作。認真開展園區土地出讓和利用專項整治,建立園區土地利用問題臺賬,爭取年內消化批而未供土地面積達25%以上。建立園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梯次培育庫”,加強幫扶指導,年內實現新增規上工業企業2戶。完善縣處級領導掛鉤幫扶園區企業工作機制,開展蹲點調研,解決企業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助推企業發展。力爭一季度園區工業總產值增長30%以上。(縣工業信息和科技局負責)
五、做好農業農村工作
(一)保持農業生產高效穩定。加強小春田間管理,做好營銷服務,確保豐產豐收。及早抓好大春備耕,做好農資保供穩價工作。確保糧食播種面積只增不減,小春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穩定在4.18萬畝左右,全年糧食播種面積不低于36.6萬畝。加快推進0.6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為確保全年糧食產量穩定增長打下堅實基礎。力爭一季度全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實現22.25億元以上,增長15%以上。(縣農業農村局、縣林草局按照職能職責分別負責)
(二)促進農業產業加快發展。做好“土特產”文章,積極推進云南省“一縣一業”水果產業示范創建和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創建工作。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推動種質資源保護開發。加快推進云南賓川漿果田園綜合體建設項目,加快發展小漿果現代設施栽培、高效節水、葡萄單幅連棚、大棚蔬菜等設施農業,因地制宜發展水果、蔬菜加工業。積極參加“四季云品·產地云南”宣傳活動,提升“賓果兒”等品牌影響力。(縣農業農村局、縣文化和旅游局、縣林草局按照職能職責分別負責)
(三)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常態化開展防返貧監測和幫扶工作,強化“云南省政府救助平臺”推廣應用,扎實開展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工作。制定脫貧人口持續增收三年行動年度實施方案,切實保障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持續增收,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為實現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持續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程。加快推進鄉村綠化美化。(縣鄉村振興局、縣農業農村局按照職能職責分別負責)
六、全面提升市場活力
(三)推動市場主體提質增量。深入實施市場主體倍增計劃,樹牢新發展理念,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遵循產業發展規律和市場規律,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著力打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政策環境、法治環境,確保各類市場主體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實現平等發展,推動“個轉企、企升規、規改股、股上市”,全力推動市場主體多起來、大起來、活起來、強起來。(縣優化營商環境促進市場主體倍增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按照職能職責分別負責)
(四)扎實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加快推進新一輪國企改革,推動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進一步提升縣屬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加快推進電力、油氣、農業水價等領域改革。(縣發展改革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水務局、縣國資委按照職能職責分別負責)
七、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
(一)加快推進區域協同發展。在加快產業升級的基礎上,以“工貿協同”為目標,充分利用金沙江干熱河谷發展優勢,突出產業特色,促進要素聚集,培育新動能。賓川縣要在打造金沙江干熱河谷區高原特色農產品基地和晚熟柑桔優勢產區中,充分利用自身資源、技術、產品等優勢,積極帶動鶴慶縣黃坪鎮、龍開口鎮逐步發展葡萄、柑桔、石榴等水果產業,協同布局冷鏈物流體系,大力培育現代服務業集群,加快建設高原特色農產品加工冷鏈智慧物流園,積極培育電商龍頭企業,推進快遞、貨運和冷鏈物流協同發展,大力發展現代冷鏈物流、農產品電商和外貿出口等服務業,共同推動形成特色產業集聚區和產業集群。聯動發展綠色能源和建材產業。推進金沙江中游(大理段)“風光水儲”一體化基地和探索工業園區“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規劃,配套開展清潔能源組件生立。培育發展以水泥、石材、砂石骨料、新型建材產品等為重點的建材產業,打造大理州建材產業基地。(縣發展改革局、縣住房城鄉建設局、縣工業信息和科技局、縣農業農村局、縣商務局等縣級相關部門按照職能職責分別負責)
(二)高質量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加快推進“五城共建”,不斷增強縣城綜合承載力、吸引力、競爭力。加快城市更新改造建設步伐,力爭完成2022年度14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建設任務,加快推進2023年度4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建設前期工作,力增新建和改造燃氣、供排水管道2公里。持續補齊縣城基礎設施短板弱項,穩步推進房地產開發,抓實市政道路、公園廣場、供排水管網等改造建設,著力做好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開展“美麗縣城”建設“回頭看”。積極探索開展完整社區建設試點。(縣文明辦、縣愛衛辦、縣住房城鄉建設局、縣衛生健康局、縣發展改革局等縣級相關部門按照職能職責分別負責)
八、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
認真落實償還政府債務和化解隱性債務的責任,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不違法違規融資擔保和新增隱形債務。積極穩妥化解債務存量,將債務率控制在合理區間,堅決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債務風險的底線。統籌協調推進金融行業放貸整治工作落實,對發現的違規融資立即叫停,統籌好維護穩定和風險化解的關系,把握好節奏和力度,既要穩妥有序化解存量風險,也要防止發生次生風險,確保正常生產經營穩定開展,切實做好維護社會穩定等工作。著力防范化解房地產風險,壓實房地產開發企業主體責任,扎實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加強項目預售資金監管,避免爛尾樓出現,積極探索制定出臺促進房地產業發展的鼓勵政策,全面落實金融支持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政策措施,推進房地產業發展與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相結合,積極滿足房地產業合理融資需求。(縣財政局、縣住房城鄉建設局、縣國資委、人行賓川支行按照職能職責分別負責)
九、加強基本民生保障
抓好10類重點群眾就業創業工作,突出做好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通過“冬春百日行動”“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等活動,調動縣、鎮、村、組工作力量,走村入戶開展宣傳發動,深入各類用工單位廣泛收集用工信息,線上、線下結合,廣泛宣傳當前就業務工的政策和崗位信息。支持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政府投資項目、科研項目等設立見習崗位,按照規定給予省級就業見習補貼。引導高校畢業生到中小企業就業,參與“三支一扶”、西部志愿者服務,做好重點人群就業創業服務。統籌做好農民工和困難人員就業服務和創業援助。加大鄉村和城鎮公益性崗位開發,解決好大學生、失業人員零就業家庭、殘疾及困難人員就業。
著力做好重點時段重要民生商保供穩價,保持全縣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建立完善應急保供企業體系,將縣內8戶大型超市及生活必需品批發企業納入應急保供企業,充分發揮商貿流通企業骨干作用,指導各商貿流通企業拓寬貨源渠道,加強產銷銜接,重點保障糧、油、肉、禽、蛋、菜、奶主要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加強市場監測,在節假期間和突發自然災害及疫情期間,按相關要求啟動生活必需品樣本企業監測日報制度、定期巡查制度,形成科學完善的應急保供體系。
加快養老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爭取項目、籌措資金,盡快完成縣中心敬老院消防改造收尾、驗收工作,加快喬甸敬老院提質改造,全面推進失能照護機構改造提升,加快推進投資120萬元的賓居清河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進度。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健康理念,依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以一老一小為重點,扎實抓好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務,進一步提升公眾健康水平。(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縣衛生健康局、縣民政局、縣教育體育局、縣商務局、縣發展改革局等縣級相關部門按照職能職責分別負責)
2023年3月15日
(此件公開發布)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